本草纲目·第十一卷·果部·槲(hú)实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文已影响2.32W人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十一卷·果部·槲(hú)实

本草纲目·第十一卷·果部·槲(hú)实具体内容是什么?

【释名】

又名槲樕、朴樕、大叶栎等。

【集解】

[颂说]槲,处处山林有之。木高丈余,与栎相类。亦有斗,但小不中用耳。不拘时采。其皮、叶入药。[时珍说]槲有二种:一种丛生小者名袍,音孚,见《尔雅》。一种高者名大叶栎。树、叶俱似栗,长大粗厚,冬月凋落。三、四月开花亦如栗,八九月结实似橡子而稍短小,其蒂亦有斗。其实僵涩味恶,荒岁人亦食之。其木理粗不及橡木,所谓樗栎之材者指此。

仁〔气味〕苦,涩,平,无毒。

【主治】

蒸煮做粉,涩肠止痢,功同橡子。

槲若[修治][颂说]若即叶之名也。入药须微炙令焦。

【气味】

甘、苦,平,无毒。

【主治】

疗痔,止血及血痢,止渴。活血,利小便,除面上齄赤。

本草纲目·第十一卷·果部·槲(hú)实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2张

【附方】

1. 卒然吐血。槲叶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和渣服。

2. 鼻衄不止。槲叶捣汁一小盏,顿服即止。

3. 肠风血痔。热多者尤佳。槲叶微炙研末一钱,槐花炒研末一钱,米饮调服。未止再服。

4. 冷淋茎痛。槲叶研末,每服三钱,水一盏,葱白七寸,煎六分,去渣,食前温服。

5. 孩子淋疾。槲叶三片,煎汤服一鸡子壳,小便即时下也。

6. 腋下狐臭。槲若三升切,水煮浓汁,洗毕,即以甘苦瓠壳烟熏之。后用辛夷、细辛、杜衡末,醋浸一夜,敷之。

木皮 俗名赤龙皮。

【气味】

苦,涩,无毒。

【主治】

煎服,除虫及漏,甚效。煎汤,洗恶疮良。能吐瘰疬,涩五脏。止赤白痢,肠风下血。

【附方】

1. 赤龙皮汤。治诸败烂疮、乳疮。用槲皮切三升,水一斗,煮五升,春夏冷用,秋冬温用,洗之。洗毕乃敷诸膏。

2. 附骨疽疮。槲皮烧研,米饮每服方寸匕。

3. 下部生疮。槲皮、榉皮煮汁,熬如饴糖,以导下部。

4. 赤白久痢。不拘大人、小儿。用新槲皮一斤,去黑皮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渣煎膏,和酒服。

相关内容

热门精选